一、政府激励与政策合规
获得财政补贴
政策支持情况:2024年4月,晋江市人民政府发布《晋江市加快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若干措施》(晋政规〔2024〕2号),明确鼓励企业开展产品碳足迹评估认证。
政策指出,针对符合条件获得产品碳足迹评估认证的企业,将给予一次性财政奖励。
补贴标准:对取得产品碳足迹评估认证的企业,财政给予一次性奖励5万元。该补贴为定额奖励,无按比例分摊。政策同时对首次通过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也给予5万元奖励。
主管部门及申报:此项扶持由晋江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会同相关部门负责组织实施。企业可向晋江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有关部门咨询申报流程。政策解读指出相关补贴项目的申报和兑现遵循公开、公平原则,由市工信局牵头负责。
适用范围和限制:该政策面向在晋江市注册运营并取得权威机构颁发的产品碳足迹认证证书的企业,主要面向重点出口制造企业,鼓励其对标国际贸易壁垒新要求开展产品碳足迹评估与认证。虽然没有硬性限定特定行业或产品类型,但强调应按国家或国际认可的碳足迹核算和认证标准进行(例如ISO 14067等方法)。政策还要求企业发布产品碳足迹声明,提升产品绿色低碳水平。
有效期:本项措施自2024年5月(印发日期为4月7日,正式施行日为5月7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2024年1月1日至施行日间符合条件的,可参照执行)。即目前属于阶段性扶持措施,2025年底后需依据最新情况审议调整。
原文件:《晋江市加快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若干措施》
符合国家标准
GB/T 24067-2024《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 量化要求和指南》
本报告的产品碳足迹按 GB/T 24067-2024 完成量化与报告,边界覆盖原材料获取—生产—分销—使用—报废/回收(据产品情况选择),提供功能单位与数据质量说明,可供政府/客户审计复核。
GB/T 24040-2008《环境管理 生命周期评价 原则与框架》、GB/T 24044-2008《环境管理 生命周期评价 要求与指南》
本报告的产品碳足依据 24040 建立功能单位与系统边界、数据质量与不确定性评估,确保结果可比、可追溯,便于客户与审计快速复核。同时,落实 GB/T 24044 操作要求,数据可比、证据齐全,建立数据质量评分、分配规则与版本治理,输出符合 24044 报告结构与(可选)临界评审结论,便于政府/央企/品牌快速验收。
遵守国际法规
欧盟 CBAM(碳边境调节机制)
2023–2025 为过渡期须申报嵌入排放;自 2026 年进入正式期,进口商需购买并注销 CBAM 证书,覆盖水泥、钢铁、铝、化肥、电力、氢等六大类。您的产品碳足迹(直接/间接排放)就是“嵌入排放”的核心证据。
如何对接:
把单位产品二氧化碳当量(含电力间接排放)映射到进口商的 CBAM 报告字段;
生成工序-排放因子-活动数据链路,满足“等效方法/欧盟方法”取值与留痕;
提供上游装置信息摘要,便于在 CBAM Registry 与申报方共享。
欧盟 CSRD / ESRS(企业可持续报告指令)
CSRD 要求受管企业按 ESRS 披露,可追溯到 E1(气候) 标准里对 Scope 1/2/3 的刚性披露要求;品牌/一级买方为了报 CSRD,需要供应商提供产品级碳数据支撑其 Scope 3。
如何对接:
在您的产品碳足迹系统里给每个 SKU 输出:功能单位、系统边界、GWP-100 方法版本、数据质量评分;
提供 Scope 3 类目映射(Purchased goods & services / Use of sold products 等),可被客户直接汇总进 ESRS E1 的“总温室气体排放(S1+S2+S3)。
英国 CBAM(2027 年实施)
英国政府已确认自 2027-01-01 实施 UK CBAM,覆盖铝、钢铁、水泥、化肥、氢等,原则与欧盟相近。提前用产品碳足迹对齐,可一次满足欧/英双市场。
如何对接:
在 CBAM 报告模板中增加 UK 口径开关(温室气体种类与因子细节依最终规章);
复用欧盟报送材料与证据链,减少双轨合规成本。
二、运营优化与成本控制
推动节能改造
基于产品碳足迹模型的能效优化:依托 LCA 方法与生产计量数据,对“流程—设备—班次”进行热点诊断,识别高能耗/高损耗环节(“碳大户”)。
以功能单位为口径,拆解能耗、物料损耗与良率,形成改造机会清单,按 IRR/PBP 排序优先实施小改小投(如变频与高效电机系统、余热回收、工艺参数优化等)。通过工艺小试与 A/B 验证建立“基线—干预—稳定期”三段计量,按 MRV 规范量化节能与减排,并沉淀至碳台账与财务模型,形成可审计的降本证据;由此实现单位产品能耗与碳强度的持续下降、原材料利用率提升,并为绿色采购加分与政策资金申请提供方法学支撑。
控制碳排放
面向合规与成本管理的碳排放过程控制:打通计量、MES/ERP、仓储与物流数据,建立产品级碳台账与口径/分配规则库,按 PDCA 机制滚动降低碳强度并提升数据质量(来源分级、时间窗、地域/技术代表性)。将绿电/PPA、能效项目与供应商低碳份额纳入成本对冲模块,开展碳价情景敏感性分析,降低碳交易与电力附加带来的不确定性与上行风险;同步输出可追溯的数据谱系与审计日志,满足客户 Scope 3、绿色金融尽调及政府报送的证据要求。最终实现报告自动化、合规一次通过率提升,并对未来碳成本实现可控与封顶。